在國際金融危機當中,中國成功應對危機帶來的不利影響,使經濟率先企穩復蘇。在許多國際人士看來,這充分證明,中國的發展道路是正確的。
“中國用智慧謹慎地克服了國際金融危機對本國經濟的不利影響,令人羨慕,” 阿拉伯國家聯盟前駐華大使穆罕默德·薩特基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誠如斯言。在全球努力擺脫國際金融危機的不利影響時,中國經濟率先反彈。2009年,中國經濟增長8.7%,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達50%。如果沒有中國經濟的率先反彈,世界經濟會在谷底掙扎更久。如今,格柵模具國際金融危機的陰霾尚未完全消散,美國和歐洲經濟復蘇前景仍不明朗,中國經濟的一舉一動自然備受關注。
薩特基說,自1953年開始實施第一個五年計劃以來,中國在經濟、社會和政治等領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這些五年計劃的實施效果超出預期,中國在國際舞臺上扮演積極并且愈來愈重要的角色。
埃及前經濟部長、人民議會經濟事務委員會主任穆斯塔法·賽義德表示,中國對經濟危機的成功應對值得贊賞和學習。
他說,五年來,中國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實現社會正義方面作出了巨大努力,加強了對貧困地區開發的支持力度,進一步推動了社會公正和透明。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研究員陳剛說,受進一步工業化和城市化的推動,未來五年中國經濟將繼續沿著過去20年快速發展的軌跡前進,但速度可能略微放緩。中國將繼續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推動力量。
俄羅斯經濟發展中心董事會主席亞歷山大·阿列克謝·波伊科說,很多俄羅斯經濟學家都對中國的發展以及中國實施的經濟政策很感興趣,中國近幾年的快速發展證明中國選擇的發展道路符合中國的國情。